English

应当加强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

1999-04-05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于光远 我有话说

我认为,有必要也有可能建立和发展一门新的经济科学——灾害经济学。我的这个看法是80年代初形成的,也是我独立地进行思考、独立地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的判断。

灾害经济学这一学科提出的根据是:灾害虽然不完全是经济现象,比如由于灾害直接发生人的死亡,引发某些疾病流行、治安状况恶化等等,但灾害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对社会生产力乃至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强烈的破坏。如果不是这样,它也就够不上什么“灾害”了。而这里说的社会经济生活,既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关系中前者征服后者以取得产品,或者前者对后者予以某种改造,使之较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包括与上述关系同时存在并与之相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对这两方面都可以发生破坏作用。所以从经济增长来看,灾害起的是消极的或负的作用,灾害经济学属于“消极经济学”或“负经济学”的范畴。当然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消极与积极,负与正两者之间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对立不是绝对的。如强地震可以使一个城市变成废墟,但这种破坏又促使一个新型的城市从废墟上建立起来。同时,灾害虽然起消极的作用,但我们对灾害的研究,我们建立和发展灾害经济学,可以起到的作用却是积极的。不过,负与正、消极与积极的界限,破坏与建设之间的界限毕竟不容混淆,灾害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界限也不容混淆。

一般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包括直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内的生产),不仅是直接的生产,研究的着眼点是现有社会生产力的发挥与新的社会生产力的获得,是同社会生产力的发挥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当然,一般经济学也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同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时这种生产关系的消极作用,但这种经济学研究的是正的经济效益。因为生产总是谋取正的效益,只是在某种情况下得不到正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得到负的经济效益罢了。经济学的任务,一方面是从客观方面考虑社会生产关系变化与社会生产力更相适应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另一方面是从主观方面探讨如何改善、改进、改造、改革生产关系,乃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根本上破坏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一般经济学中,还包括对社会经济生活某一个侧面或者对某些经济活动、某些经济工作、某些经济技术的系统研究。它们同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研究一样,都是从社会经济效益——包括各当事者的经济效益与全社会的经济效益——的获得与提高着眼的。它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积极的、“正”的经济效益。而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则是已经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破坏和损害。它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如何减少不可抵抗的灾害给社会经济效益带来的破坏和损害,如何在灾害发生的损害已经造成之后,努力去谋取补偿。这就是说,灾害经济学研究的是“负”的经济效益。减少破坏仍属于“负”的经济效益的减少,不属于谋取“正”的经济效益的范围。

正是根据这样的考虑,我把经济学分做“积极的经济学”和“消极的经济学”,分做“‘正’经济学”和“‘负’经济学”,而把灾害经济学归入“消极经济学”和“负经济学”范畴之内。总的说来,灾害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效益是“负”的经济效益,即损失。灾害统计也是“负”的经济效益的统计。

灾害是破坏,不生产。它研究的不是直接生产,是显而易见的。它只是消极地作用于直接的生产。灾害当然也不属于分配,在分配方面它只能造成“灾害已发生地区”与“灾害未发生地区”在生产力的分布上差距的扩大,造成这两类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扩大。至于灾害同交换的关系那就更间接一个层次,即只能发生更间接的关系。那么它同消费的关系又如何呢?也许会有人说,消费也是已经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的消耗而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呀,为什么不能说消费经济也是一种“消极经济学”或“‘负’经济学”呢?我的回答是,因为消费与灾害的区别太大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消费媒介着“生产”的情况,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就只是可能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因为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所以消费决不像灾害那样是对生产的破坏,是使原来的已经获得的经济效益化为乌有,而是已经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实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